最近,好幾個客戶甚至是高雄的朋友都問我:
我們先來觀察高雄市,鼓山,左營,三民等區域的價格,成交量是如何?
高雄市全區
平均單價從101年開始低點,中間有休息之後又往上,交易量高低不一,趨勢是量縮,高雄市的買賣總價是顯示全區,在舊高雄市和高雄縣裡面,高低總價不一,差距大,所以有高低起伏,但是每一次的低點都沒有跌破上次的高點.低點越墊越高,高點也是如此.
從房地稅合一之後,打房的效果已經出現,房價已經趨緩,成交量也縮到近兩年的最低.單價在103年的年末之後也一路修正,現在的修正趨勢已經趨緩,沒有繼續下殺,
維持區間在16.5~17之間
鼓山區
鼓山的單價是穩定的一路上升,直到房地稅合一後有些微修正,鼓山的總價排序,因為中古屋成交和新成屋集中在這兩年成交,所以有102年和103年的高低起伏,
但整體上可以看的出來,房地稅合一的新聞在103年Q3的修正之後,價格一路修正回來到104年第二季是溫和上揚,成交量也是量縮到104年Q1後又緩步回升
左營區
左營區的總價在103年Q3的修正之後,價格一季就修正回來到104年第二季是溫和上揚,雖然量縮,但是減少後的總量仍是高雄成交量前五名的區域,
成交單價不畏負面新聞影響,在103年以後一直溫和持平,104年有上揚趨勢.
這個區域以來都是高雄市交易量前三名的區域,自住客比例很高,客層多是在地人或是相當熟悉該區域的客戶,外來縣市的置產客不容易熟悉此區塊的特色.觀察成交總價
在103年達高點之後,價格溫和起,穩定在650萬上下,交易一樣是量縮,單價在鋼性需求下,也是很穩定,在104年有些微上揚
最後,這些冗長的討論和資料之後,可以發現以下的結論
1.身為高雄的指標性區域自住和投資的比例喜愛的前兩名,鼓山和左營單價總價沒有太大修正,只有量下修,少的是投資客的量,自住客的需求一樣是市場的重要支撐
2.以自住容易入手的三民區來看,在剛性需求下,價格沒有太大變化,成交量縮
3.現在的趨勢是,價格如果有修正的空間,大部分是建商或屋主願意讓利,降低自己的利潤標準,不是害怕房地稅合一之後,會大幅度衰退,而預先有逃命波甚至賠價換現金
那麼,回應到,一開始的問題:到底房地稅合一之後會不會跌?
回首,台灣前面30年的三波房地產景氣循環,在民國80年代或90年大的跌價都是來自於:
1.建商的連鎖倒閉,造成銀行接連也倒閉,本來是小部分的經濟體破產,演變成全面性的大規模經濟流動風險,銀行的銀根被建商倒閉抽空,必須將大規模的不良資產換現救銀行
2.SARS的全面市場景氣低迷,將民眾的購屋需求降到最低,也不敢出門看屋,但實際上,在80幾年有存活下來的建商或是置產客,都是在這一波最低價的時候,開始購地買屋,搭配政府全面性推出大型的重劃區計畫,例如台北信義區計畫,台中到現在的七期,高雄的美術館捷運站建設,才能成就後面這10年的榮景
在榮景之後的,雷曼兄弟風暴的短暫性修正:
這是世界經濟不振,外國景氣低迷而影響台灣多數電子業,金融業的信心,台灣的房地產氣氛被國外牽連之後,又在此時,101年實價登錄制度,推行上路,價格又開始被壓抑,
實施之後,反而又開始一路上漲到103年.
103年的房地稅合一,再次推行之後,房地產又開始被壓抑.數十年來被學者批評的台灣房地產陋習,例如:
沒有實價公開資訊,提供參考,或是台灣是全世界開發國家唯一土地有賺錢所得,卻不用課稅的國家.這些大方向的制度缺陷,到104年底之後,已經慢慢被修補
以股票為例,負面消息發布的一開始是跌價最嚴重的時候,反而越到股東會接近之際,股價已經殺不下去.
高雄的房價,現在就是如此,負面消息之後,該修正的幅度已經浮現了,越接近實施期間,反而越是價格穩定,原因有幾個方向提供給各位參考:
1.低利率時代,建商跟投資客是撐得下去的,最現實的就是,房客的租金仍可負擔他們現在的房貸
2.台灣的銀行,尤其是彭總裁接任之後,銀行的全面性被倒債的風險一直控制在安全範圍內,要比房貸最大的風險承擔者,就是銀行體系,所以如果真的要打趴台灣的房市
那麼銀行就必須有倒閉的風險可能性發生
3.台灣的民間現金非常充沛 資料來源:http://2330.tw/TSE_Macro_Money.aspx
M1a=通貨淨額(貨幣機構以外各部門持有的通貨)+支票存款+活期存款
M1b=M1a+活期儲蓄存款
m1和m1b的水準,從2000年以來到現在是從2009年最高,修正之後回復到現在的水位
因此,這些現金也必須找一個出口,即使房地稅合一之後,房地產仍是一個節稅的資金避風港.也是房價能支撐的力道之一
4.新制度對於房價有打擊力道嗎?其實不盡然,新制度裡面是有所得才要課稅,如果虧損還可以往後折抵三年的稅基減稅.再者,新制度裡面的費用認列比舊制寬鬆,對於,真的有心要省稅金的客戶來說,舉報費用發票就是他們的節稅空間,假設短期買賣的兩年獲利是200萬,能列舉費用到150萬,只剩下50萬是課稅基礎,20趴的稅率下,只剩10萬稅金,那麼這反而是幫助節稅的工具
5.最後一點,也是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,現在房地產到底景氣好不好?
交易量縮所以不好嗎?這些消失的成交量,不是因為所得被景氣影響而突然失去購屋能力,主要是投資的客層退出和觀望買氣的自住客戶變多
回到上一篇的建商篇,消失的成交量,
如果能影響建商有大幅讓利的降價空間,才能進一步影響到中古屋的成交價格.
從這兩篇的圖示中,在鼓山左營的建案,建商讓利不多,主要也是因為精華地段的房價支撐力道很強,這裡的土地取得已經越來越困難,對於建商而言,日後的土地取得成本會更高,如果現階段過度讓利,資金不足,將會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土地取得能力.
如果政府是土地釋出的最大莊家,政府的抵費地標售不降,國有土地標售的價格不降,讓建商土地成本降低,我們怎麼買的到比較便宜一點的房子??
現在建商的預售屋紅單投資客也減少很多,所以當自住客有意願買時,下殺的幅度是在建商能接受的範圍內,其實就是買到一個很實在的價位,因為減少了很多炒作的氣氛了,也少掉投資客中間差價的利潤.
中古屋市場少掉投資客的交易量後,留在市場上的就是一般屋主,沒有急賣下殺的需求,同時也去除了投資炒作的成分,價位上也是在修正後能有機會取得比較便宜的單價,再加上,如果能搶在年底前取得中古屋,其實對於買方而言,已經省下了3-4成的稅金,也是一份很驚人的利潤
本文完
留言列表